目录
目录X
2010年电子政务变革方案商需厉兵秣马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工程,每一年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发展重点,几乎都左右着整个IT行业的动向。在2009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电子政务建设既要肩负拉动内需、化解金融危机的使命,又要让电子政务的建设符合目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务特点的需要。
因此,对深耕政府行业的方案商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更为激烈的竞争。那么,面对市场的变化,众多战斗在一线的电子政务方案商们是如何看待和把握电子政务建设需求变化中的商机?电子政务建设需求的变化又将为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哪些自身的变革?
电子政务市场重心转变
几年前,“某地人民政府网站开通”这类新闻不绝于耳,后来是“某政府部门建设网络架构”在吸引眼球。而今,电子政务不再仅仅是一个吸引眼球、谋求轰动效应的政绩工程。作为投资巨大、牵涉政府各个部门、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其重心正更多地转向政务本身,转向为社会服务、提高公共管理能力等方面。
应该说,2008年、2009年之于电子政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年份,甚至可以说是个转折的年份。从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大部制改革,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对电子政务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外,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从国信办的一个组负责协调转变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个处,成为政府职能部门下设的常设处室,这是一个小突破,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带来了契机。
实际上,早在2002年,为加快电子政务发展速度,中国决定在此后5年里投资1万亿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引发了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可以看到,2001年—2006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电子政务内网、OA系统和电子政务外网均在有条不紊地建设,时至2008年,大部分省市县政府及下属单位,相应的电子政务网络已经建设成型。到今天,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电子政务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过去了。
如果回顾这几年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发现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从2002年颁布《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简称为17号文件)开始,到2009年这7年间,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很快,以12金为基础拓展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更多“金字”工程和大项目,网站建设、法律法规、人才培训等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甚至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较超前。例如,北京东城区的万米网格化管理将城建划分为一块块容易管理的区域,结合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只有在美国纽约这样的城市才有,而中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开始普及应用了。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重电子、轻政务; 重硬件、轻软件; 重网络、轻应用”,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痛点。世界IT系统建设的经验表明,从投入产出角度看,IT系统建设的最优化投资比例为: 硬件占总投资1/3,软件占1/3,服务(咨询、开发)占1/3,但是中国的电子政务的投资模式却与此不同,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和硬件上的投入成为前几年政府信息化投入的主体。
有数据显示,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低于30%;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甚至可以支撑10年业务的增长需要; 在已经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大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
因此,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2008—2010年,政府行业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依然是政府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围绕于此,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协同办公OA系统、网上审批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应用安全管理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已经或者将要陆续上马,这是目前各地政府行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再战电子政务市场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整个电子政务的竞争已经出现了如下的发展趋势:IT基础架构委托给大型IT厂商,如惠普、IBM、戴尔等;核心业务系统开发与维护由国内知名服务厂商提供,如神州数码、中软、太极等;涉密系统由原事业单位改制后的企业维护;而政府工作人员只承担行政管理职能,进行信息加工分析,提出对公众服务的项目要求,哪些依靠贩卖硬件设备和简单解决方案的方案商将被彻底淘汰出局。
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方案商也表示,从表面上看,电子政务市场很大,简直就是单子满天飞,事实并不如此。抛开电子政务表面的喧闹和光环,在某种意义上,电子政务市场其实是一个让许多方案商都备感“痛苦”的机遇。
这脱离不了中国的基本事实:一方面,政府不少机构本身还处在改革之中,一些规章制度、业务规范、工作流程本身就还处在变化之中,对方案商来说,这意味着需求的不确定,这种情况下的政府信息化很有些类似于为高空飞行中的喷气式客机更换引擎;另一方面,各政府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信息化的理解、支持程度也相差很大,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对IT系统的统一性造成影响,使方案商深感棘手。
此前,不少方案商提供的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追求大而全,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电子政务投资巨大,实际应用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虽然项目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做不透。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要把握住机遇,方案商首选要明确自己在这个机遇中的定位,明确自己有可能拿到什么层次、什么规模的单子。此外,还必须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去扩展,才是方案商的出路。
对于要想在电子政务市场中重新分食蛋糕的方案商而言,不仅要拥有软件开发、网络设计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还拥有一流的测试技术、规划手段和培训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一点一滴的积累。
把握电子政务发展脉搏
对众多活跃于电子政务市场一线的方案商而言,眼下的市场环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看到,随着公众服务需求不断变化,政府职能、角色和定位随之改变,电子政务的工作重点也将随之调整。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将更加重视深化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更加重视互联互通,更加重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
具体来看,由于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方面面临日常维护硬件、软件系统等诸多工作,必须支付规模庞大的人力和财务成本,电子政务外包服务需求日益增多。未来电子政务外包的市场将会集中在“十二金工程”硬件的维护、各级政府业务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地方政府服务器、存储系统的维护等。
其次,我国政府部门对信息化的建设已经从建设网络等基础设施,过渡到今天在各个部门协同办公的需求下,电子政务平台综合利用政府数据中心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各种资源,帮助政府部门处理越来越复杂和繁重的电子政务工作。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金融的数据大集中、政府超算中心、政府灾备中心建设等等,都是以围绕数据为中心的建设,可以说数据中心的建设是目前政府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再次,地级市和县的电子政务总体平台建设可能会受到关注。因为明年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推动省直管县。这就意味着强县战略将加快推进。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实行县财政直接对省财政。如果方案商在省直管县,特别是省直管财政方面,能开发出新的应用系统。新的平台,和新的产品,就会有很大的需求,也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发展电子政务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让政府在互联网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但是,如果政务系统经常遭到攻击和破坏,基本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又何从谈起形象问题。而且,由于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因此,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方案商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