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X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网络问政”效果符合期望

  文汇报与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电话调查(CATI)数据显示,在接受访问的202人中,认可“网络问政”效果的上海受访者高达68%。其中,41%的被访者认为“网络问政”的效果“与自己的期望值相符,政府与网民能够有效互动”,27%的被访者认为“与自己期望值基本相符,政府对网民的意见开始重视”,还有32%的被访者认为“与自己期望值不相符,网民自说自话,政府依旧自做自的”。此外,人们对于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上开微博征民意的做法也相当支持,约有54%的被访者认为“利用微博这种形式与‘草根’网友进行沟通,是征求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

  但对于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了怀疑。在回答“网络民意是否存在被人操纵的嫌疑”时,51%的人赞同“网络鱼龙混杂,该好好治理了”,32%的人觉得“网络民意大多还是真实的”,17%的人认为“网络上的确存在有人恶意操控民意的现象”。怎么解决网络民意不能正确表达的现象?54%的被访者认为应该“加强网民自身素质教育,提高其自律”,46%的被访者认为“出台相关监管法规,更好地对网络民意监管”。

  学者点评

  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研究员金桥:

  调查显示,即使是在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上海,也仅有15%的调查对象曾有过“网络问政”的经历,其中经常通过网络表达政治意见的比例只有6%。这既反映了当前这一政治参与方式的局限性,也可能预示了“网络问政”未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的新途径,大部分上海居民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网络问政”促进了网民与政府的互动。不过,这一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网络水军”对民意表达的干扰。对此,大部分人认为需要制度监管。

  “网络问政”体现为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最终影响“网络问政”效果的一方面是网民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虚心倾听。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认为代表或委员开微博征民意是问政的“有效渠道”,但也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担心他们是“作秀”或“不想下基层”,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政府以及代表委员能否倾听网民声音的疑虑。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1-03-14 10:27:36 浏览次数: 作者:刘栋 来源:文汇报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