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X

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实际意义

信息化手段让中国政务更加接近民意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一个子集,从电子政务理解什么是信息化,我们可以把问题简化和缩小为公共产品的生产方式问题。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综合。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也就是说,从生产方式角度看问题,就等于把问题还原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工业化是一种生产方式,信息化是另一种生产方式。私人产品有生产方式问题是用工业化方式生产,还是用信息化方式生产;公共产品也有生产方式问题,因为政府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它也有用工业化方式服务与用信息化方式服务的比较问题。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网络民意将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各级政府对网络民意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视,民众将通过网络平台来表达诉求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可以肯定,未来的政府,只有重视了网络民意,尊重网络民意,倾听他们的诉求,才能够真正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才能为决策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也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措施。

根据罗伊网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上至国家主席,下基层干部都有过上网并与网民接触的经历,我们来看看各级政府官员对互联网信息化都有什么见解: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要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全市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唱响网上主旋律,进一步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我们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也在学习如何与大家一起建设管理互联网。我们愿意成为大家的网友,求计问策,接受监督。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我们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我们也欢迎大家拍砖。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网络是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要把网民的意见,尤其是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今后整改的重点,边学边改,努力促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好成果。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繁荣与规范并举、利用与引导并行、队伍与投入并抓,占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积极探索一条建设、管理、利用互联网的有效途径,唱响网上主旋律,在全国出经验、出示范。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各大新闻网站也相继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许多网民针对罢运事件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强大的网上舆论氛围。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非常关注出租车罢运事件,而且每天通过网络查看网民留言,了解民意,倾听民众的声音。网络民意,再一次成为了政府领导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早在年初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倾听民意就已经很普遍。浙江、重庆等地的代表委员开通了博客。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将代表议案审议之前即时全文公布在新闻网站四川在线上,并接受网友评议。从总书记上网与网民直接对话,表达了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到今天重庆市委书记通过查看网民留言,出台政策措施,网络民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网络民意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了其强大的一面,已经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互联网政治 凸显网络民意力量渐强

当今社会,网络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的出现,也将文化引向了一个更广的空间。长期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也很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工作。江西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网上开展交流活动,许多重大政策方针事先在网上问计于民,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推进文化创新,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力。大家在网上最能说真话,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吸纳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机会。网络既是服务民众的新平台,也是了解民意的直通车。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效性、互动性强的优势。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要掌握新方法,取得新效果。网站编辑部要诚心诚意地宣传党的决策和部署,诚心诚意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诚心诚意地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各级领导干部应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应用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我们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现代化的领导不单纯是一个网民,不能仅仅好奇地赶赶时髦,而要善于把网络当作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平台。

来自网民的声音、观点、设想等通过网络来表达是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之一。当官员们不再把上网当做只是用于看看新闻,或是娱乐消遣,而是切实地关注舆情、重视民意,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网民的消息、观点等,这就表明官员执政能力的提高。互联网网孵化专家黄相如认为:官员执网能力提高了,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如果有更多的官员经常地上网,时常与网民一起参与互动、讨论话题。官民网络上互动,相当于开通了另一条民意直通车,不仅会拉近党政部门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更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增加官员们的亲和力。网络民意是因为这种民意的来源最直接、最真实。领导通过网络媒体查看网民评论,能得到第一手真实的资料,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事情真相,虽然领导通过其它途径也能了解到民意,听到民声。但所听到、了解到的大部分民情是被工作人员或下级机关加工处理过的,并不是原滋原味的社情民意。而网络民意,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是老百姓最真实的意见和建议,是人民群众最真实的诉求。网络民意是真实的民意,做领导的只要经常上网看看,就能了解了大半民情民意。

信息化建设和沟通渠道需要不断优化

20080528由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合作办公室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首次亮相,名单中上海和北京并列第一。这一名单显示了全国各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差异仍然较大,说明地区之间电子政务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中国的信息化还处于早期,而且这个早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东部沿海城市信息化水平无疑领先于全国,上海和北京亦成中国信息化的最高水平。埃森哲咨询公司副总裁连水木曾经表示:中国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发展情况,中西部地区在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可以学习先发展地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先挑选一些可以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做得精致和成熟,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避免一开始就走大而全的模式,那样往往导致肤浅和形式化。

电子政务不同于一般信息化,它的特殊性在于政务。政务就是指公共行政。对于电子政务中的政务,也就是公共行政来说,对它的生产方式,该从哪里入手研究呢?换句话说,公共品生产方式的起点在哪里呢?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清博士研究表明,尽管渠道间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很重要,当渠道间的信息流通与共享实现上述转变时,即也就是用技术协同的网络式信息传递模式代替单向链式的信息传递模式之后,不仅渠道间能直接进行沟通,而且,不同渠道内的成员企业还可以得到相邻节点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计划、库存和科技水平等全方位信息。同时,渠道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量也会开始增加,渠道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好就会减少,渠道间冲突的可能性也就相应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的模式下,每一个节点企业或个人收到的信息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检验和验证,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人为的信息失真,使整个渠道系统的产品分销行为更加容易协调一致,进而进一步降低渠道间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这样来看,从理论上说,当各渠道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了网络式、实时、互动的流通时,企业的产品分销应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所以,正是出于上述多种因素,因此也可以说,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应该由管理的合理性向沟通的合理性转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渠道的协同性,并进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分销的效率水平。与现代官僚制对应的电子政务,是管理型电子政务。在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上,与现代官僚制模式相适合的原则,就是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加强行政管理,建设有效益的政府。比如,强调通过电子政务,扩大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浪费,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高政府公共产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与之对应的电子政务,是全面响应的电子政务。第一,电子政务要以人为本。不光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且要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眼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为此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先进生产力的带动作用。第二,电子政务要突出创新。创新的最终方向在于从以规则和秩序为核心的传统官僚制,向多元创新的方向发展;第三,电子政务要强调全面绩效。要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效率,同信息化意义上的人文社会价值很好结合起来,尤其要在社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与人民群众的幸福要求相吻合的方向改进,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建立和谐社会。

无线城市建设带动信息化进程

当前,信息化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驾齐驱,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实施方案的背景下,无线城市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推崇,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的确,无线城市建设具有诸多优势。随时随地的政务和公众无线宽带、公共安全监控、应急联动等等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构成了无线城市。通过构建无线宽带网络,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再需要连接网线就可以实现联网。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白领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实现移动办公,警方和消防队等政府部门能及时、快速地掌握城市现场情况,迅速、准确地向事故发生地周围人群通报情况,如此一来,类似北京交通拥堵的情况就可以避免。正是基于无线城市具有的诸多优点,世界各国纷纷以此作为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突破口。

无线城市的发展主要来自企业,家庭,等消费主体对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信息化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美国费城刮起的无线城市建设之风已经席卷全美,进而风靡全球。被誉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当然也很快地感受到了无线城市之风的温暖。近两年来全国各地正掀起一股建设无线城市的热潮。我们已经从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南京、深圳、大连、武汉、杭州、苏州、无锡等全国各地陆续加入打造无线城市的行动之中,无线城市的方案将分别推进旅游区、园区、商业街区等区域应用,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推进视频监控、无线办公、公共信息以及电子导游、应急管理等应用……分明看到了无线城市正迈着急促的步伐带领我们走向那利用高速宽带无线网,把一座座城市覆盖起来,实现网络和应用的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未来。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09-02-20 19:52:12 浏览次数: 作者:未知 来源:本站原创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