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发展趋势--从名片型到服务型
政府网站发展趋势 从名片型到服务型
当各级政府官员能够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获得来自公众的意见,成为获得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成为公众和政府最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这样我国的电子政务就会呈现勃勃生机。
近几年,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7年1月,拥有“.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总数已达28,575个。目前,县级以上政府机构的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的政府网站体系。政府网站的快速发展,显示了各级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政府转型的意愿和行动。
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偏低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共服务龙头――政府网站在为公众服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据去年的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分析,公众对国内政府网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还偏低。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实施及应用调查报告》也显示出,不同地区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反映“应用项目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
这说明,信息技术的利用不等同于政府服务的转变,拥有了政府网站的数量并不代表着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实现。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不能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提升,一味追求网上技术呈现形式的累加,而应该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把着力点放在为公众提供有效的政务服务上,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网站的转变。当前我国政府网站一个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要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方面转变,从信息上网向服务上网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政府网站存在问题剖析
目前我国政府网站也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非常突出:
发展非常不平衡。政府网站发展不平衡现象目前十分突出,特别在地区和行业之间更为明显。可以认为是“政府内部的数字鸿沟”,解决好了,有助于缩小社会上的数字鸿沟,但是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反过来又可能会扩大社会上的数字鸿沟。在网站质量上,差异也十分巨大。从网站建设与运营层面上看,也长期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等现象。
围绕政府网站的运营机制普遍不健全。政府网站不只是建设,更需要应用和发展,建设可以外包,但是应用、管理和决策则不能外包。目前这方面在机制上还不健全,在机构设置、经费支持、管理与激励等方面不少地区还不到位。这也集中反映出政府在运用政府网站的观念、思路、工作方式上还不适应。
整合远远不够。政府网站的信息孤岛现象还比较明显,各个部门网站之间、部门网站与门户网站之间存在大量相互封锁的现象,彼此不能互联互通,更不能实现互动,而且政府外网、专网和内网之间的信息也很难进行有效共享。
外部制约因素日益明显。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制约因素也越来越突出,有些地方电子政务已经开始触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单靠技术和政府信息化建设机构就能推进了。这些制约因素有传统体制的惯性、法律制度的缺失、部门协调的困难和信息环境的不良等,实际上是反映传统管理和体制对政府网站的运营不适应,因为政府网站的发展必然要求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业务机构的重组。
从“名片型网站”到“服务型网站”
政府网站的定位是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三大服务功能,实现三大功能服务是政府网站独有的属性特色。其“特色”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服务功能的完善。建设初期的政府网站,功能定位不清晰,属性特色不鲜明,处于起步阶段的多数政府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被笔者称为“名片型网站”。有的网站注重信息的增量效果,大版面加载时势新闻类或消息类的信息,其服务内容与许多非政府网站雷同,缺失属性特色的政府网站自然会受到公众的冷落。因此,属性特色是建设政府网站必备的基础要素。
属性特色仅是政府网站基本表征,政府网站的价值是能够为公众提供有效的政务服务。而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政务服务,其“特色”不是照搬传统的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而是打破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界限,对传统的政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改造,呈现给公众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一站式”的,便民快捷的政务服务内容和方式,“特色”的主要内涵是对政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政府网站是政府改革内容的重要载体,公众通过政府网站,可切实体验到政府创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分享政府改革的实际成效。如果,政府网站所呈现的服务是政府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不能给公众获取政务服务带来方便,也就失去了“特色”,公众就会不认可,不满意,这样的政府网站就必然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创新”特色是政府网站的生命线。
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使命,拥有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网站独占鳌头的优势,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使命,“资源特色”是政府网站的重要特征。根据政府网站的服务对象和互动关系,面向公民、面向企事业、面向政府,能分门别类的生产丰富多彩的,满足公众各种需求的政务信息和服务产品,是政府网站资源特色所在,应当说“资源特色”建设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政府网站效仿其它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仅限于加载新闻类和消息类的信息,不能向公众提供具有特色的政府信息和服务产品,就违背了政府网站的使命,就失去了“资源特色”,也就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所以,建立“特色”理念对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网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政府门户网站体系,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政府职能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例如,在商务部的网站上,公众用户只需要进入,就可以了解到办理很多手续的信息,这就是非常典型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政府网站是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的生长特点既有体制改革新机制的特征,又存在传统体制旧机制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对政府网站管理机制的设计,一方面要积极的顺应政府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有效地去消除传统体制的影响。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网站的管理机制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机制要不断接受环境的信息,并且在不断的建设中创新。
近年来,温总理在每年的全国两会召开之前,都会在网上听民意。这反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及时、快捷、多样地听取群众的声音,获得民情民意,使政府与公众发生良好的互动,这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笔者曾经就此撰文发表过意见。其实,通过互联网实现电子政务效益是多途径和多方面的。最初是发布政府信息,增强公众和企业了解政府信息的渠道,其次,获得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也是电子政务中广开渠道、密切群众、不断获得公众认可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直接见效的一种方式。但这还只是双方单向获取信息的阶段――即公众获取政务信息,政府获得民情民意。
获得信息只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互动性才是电子政务的高级形式。能否建设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团结、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和智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成为一个社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关键的本事。互动性是这个社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和健康标志。通过电子政务,建设社会的互动性,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光荣而重大的任务,也成为考核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成败的重要指标。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很不够,很多群众反映问题并不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不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只有当各级政府官员能够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获得来自公众的意见,成为获得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成为公众和政府最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这样我国的电子政务就会呈现勃勃生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