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商价格战带来的利与弊
一 价格战带来的利与弊端
价格战带来的利:一个行业在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首先需要的是满足消费需求,从消费,这个简单的买方市场来说,,价格战无疑是收到爱戴和欢迎的,这种欢迎就会间接的延伸到卖方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同市场中无形之手,催生了行业的整体洗牌,竞争催生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该行业的从业者,不断的改造自己,强化技能,走向市场化,和正规化。有竞争,行业才能发展。
价格战带来的弊:无疑,这个是针对卖方市场的重点解说。。电子商务的价格战,在所难免,无法避免,这是时代的符号,大家无法抗拒。只是,任何一个可以量化的产品,如果进行绝对的价值颠覆,必然会对行业带来整体的伤害。一旦电子商务,成为资本市场利用的工具,成为上市公司圈钱,圈人的工具。低价成为了一种手段,追求市场覆盖率的手段,低价不再是成本的概念,已近转换成为了广告投入的概念。那么无疑对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受伤的是市场行业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被打破,游戏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就会被放大,但是,上下游承担的压力随之增长,这是一种反向作用,。需求越大,压力越大,只是这种压力由平台转嫁给了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透明度不断强化,利润空间不断缩水。最终上下游承受不住高压,风险依然会转接到平台。行业的门槛会提高到一个无法量化的程度。大企业追求规模,小企业生存空间缩小,创业者,百分之七十的中小企业,不在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了行业的负担。因为无法面对资本游戏带来的成本冲击。
二 关于价格战带来的反思
最近,看郎咸平的解说,很到位,说中国市场,面临两支猎鹰的竞争。
一是资本市场竞争的猎鹰,二是产业链条竞争的猎鹰。
中国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竞争的最低端,加工制造,这个环节,是属于高风险,低利润的环节。
全球的制造基地,这是中国处于世界的形象,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符号。
在商业环节利润的最低端,嫁接到了中国。品牌运作,物流第三方,设计价值,终端渠道价值,等等,高利润的操作环节,都被国外人所掌控。。产业链条竞争的最低端,是制造加工,本质是剥削劳动力带来的微薄收入。这和电商有什么关系?
我是想说,中国打开的内销,最佳的利用方式,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会成为扩大内销的重要手段。利用电商运作我们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利用电商,将上下游,将信息的不对称,有效对接起来。
然而,我们一些企业没有约束的开展价格战,最终带来的是运作环节的高风险。产业链条我们处于世界最低利润的生产制造环节。如果我们不清晰的认识电商,电商成为了价格战的红海。
导致的不单单是制造业的压力,是中小企业的生产压力,更是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压力。这种风险,永远没有绝对的关系,永远不会被隔离,被独立。总有一天,会转嫁到平台的身上,需要的自主约束。
拜访了一些淘宝的小卖家,一个朋友,去年卖了五百万的交易量,利润只有三十万。,这里面包括的现金流的周转压力和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正比。电子商务现金周转,对很多小卖家来说,确实是个压力,七天的交易周期。才能收回资金,如果利润空间极小,收回来的钱,在进货,利润小,过程不停的演化,流失的成本就会放大。
三 为什么电商的价格战,会打的如此赤裸裸?三条主神经在拉动价格战。
1 电商的本质,是将利润换给厂家,将利益让给消费者,切除中间环节。这是基本的神经在整个市场发生的对接作用。
2 互联网的本质,是一支独大,电商也无法脱离行业的高度透明的特殊属性。这种一支独大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平台型的电商而言,如淘宝对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平台型电商可延伸扩展的不过超过五家大型电商,包括凡客,京东。麦考林,当当等。平台型的公司,追求的是规模和市场的覆盖率,价格战是其扩展的手段。
3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对电商从业者低价开战的刺激,,,在高度透明的行业机制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越来越趋向于理性,信息的可对比容量,促使了消费者,做出更多的对比,和参考,选择最佳的产品提供方而买单,,这个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和平台之间,是互相给力的过程,平台越便宜,消费需求越大,消费需求越大,越刺激平台更加让利。
如同,一款完全相同的产品,A,卖500元,B 卖200元,在没有信息判断产品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做决策,可是,电子商务来了,放在消费者的面前,是利用图片,证书,购买数据,厂家资质,授权资质,各种手段来充分证明包的质量,包的价格,一旦这种对产品的论证匹配了消费者心理的认知度。选择就会不再那么艰难。
呼吁电商的从业人员,我们需要对消费者让利,这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将让利成为资本运作的市场手段。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合理,是中庸,没有绝对的对,没有绝对的错,相对让利,合理化的价格战,才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