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X
“沙集模式”研究报告出炉开启农村网商新模式
2011年2月22日,由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农村电子商务‘沙集模式’调研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商务部、农业部、工信部、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学者,以及江苏省睢宁县和沙集镇的领导、网商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正式发布了《“沙集模式”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阿里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一项重要调研课题,旨在由点到面地研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律,联合调研组通过选择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实地考察,进行细致入微的个案研究,分析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机制、市场生态和演化趋势,最终产生出了本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沙集模式是农村经济中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典型。具体讲,沙集模式的核心是“网络 公司 农户”。其中,农户是主体,公司是基础,网络是龙头。在“沙集模式”中,家庭经营的农户是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实体公司是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而电子商务平台所代表的互联网则是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引领力量。沙集模式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现代化道路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和推广价值。
沙集模式为三农问题提供新指向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问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突破原有传统思路,利用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商业模式解决“三农”问题,探索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成功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是政府主管部门、产业界和学界的当务之急。
沙集镇的农民通过开网店,彻底改变了命运。2006年,沙集镇东风村年轻人孙寒从县移动公司辞职,开起了第一家网店,从事简易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经过短短的四年,村里的网店生意从无到有,网店模式被更多的村民成功复制,以东风村为例,全村1180户,约有一半的农户在网上开店,整个沙集镇网店的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网络销售及加工同时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到2010年年底,沙集共有板材加工厂6家,五金配件2家,物流快递15家、电脑专卖店7家。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而且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治安问题也大大好转。
这种独特的“沙集现象”吸引了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中心的强烈关注。“我们的调研除了印证沙集现象外,特别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研究:沙集现象只是昙花一现,还是有其产生和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沙集现象背后是否存在沙集模式?如果存在,它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它是否适合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推广?”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说。
《报告》指出,“沙集模式”的经济社会影响意义深远,它为在信息网络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过去“公司 农户”结构下,公司控制农户、与农户争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大部分掌握在公司的手里。“沙集模式”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在“公司 农户”的基础上加了“网络”这一大要素,解决了农民信息弱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减少中间环节,产品定价更低,买卖双方互相受益。农民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从城里招工补充人手不足。农户收入增长,生活改善,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和谐。
《报告》指出,“沙集模式”的经济社会影响意义深远,它为在信息网络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在过去“公司 农户”结构下,公司控制农户、与农户争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大部分掌握在公司的手里。“沙集模式”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在“公司 农户”的基础上加了“网络”这一大要素,解决了农民信息弱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减少中间环节,产品定价更低,买卖双方互相受益。农民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从城里招工补充人手不足。农户收入增长,生活改善,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和谐。
为什么是沙集?
《报告》认为,“沙集模式”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并保持高速增长,网购市场的巨大潜力、越来越便捷的物流和支付体系、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
选对产品也是沙集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事实证明,以简易拼装家具这种产品切入市场是最佳选择:需求容量大,市场进入的门槛低,能够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适合储存和长途运输,产品拓展空间大。
“沙集模式”的成功,和当地一部分勤奋、向上、开放的年轻人的贡献密不可分。新一代创业型农民成为沙集网销萌芽、复制、快速成长的关键力量。
农村特有的口碑传播和亲情关系,则是沙集模式迅速扩展的重要原因。沙集模式的信息扩散过程就是依靠口碑传播。根据Rogers.理论 ,占比2%-3%的自发创新者(沙集模式中的“三剑客”)将网店经营经验传递给占比10%-15%的意见领袖(东风村的王朴、王跃等),再传递给更多的早期大众,直至传递到最保守的后知后觉者,直到全面普及。
同时,沙集模式的快速发展,与当地政府“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理念和做法有很大关系。沙集网销业是自发式发起、裂变式生长,但是,市场的力量并不是万能的,土地、资金等问题,靠农民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城镇化的新途径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加速的时期,长期以来行政指令主导下的资源分配模式、以乡补城的发展策略,让公共投资的大部分留在了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少数大城市,倒逼城市面积扩张,公共资源配置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沙集模式则是破解“大城市病”、实现城镇化创新的一条途径。在沙集,网商群体不仅有返乡大学生,还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村妇;既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网店雇佣人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木工,也有刚走上社会的毛头小伙子,甚至是还有五六十岁的老人和残疾人。通常在网店经营中,年轻人负责打理网店,老年人和残疾人从事简单的包装、打磨工作。农民们在网店生产经营中各得其所,既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又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还减少了大规模外出打工带来的社会问题。
同时,沙集模式还对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新思路。多年来,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一个重要的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希望通过引进重大项目拉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现在招商引资困难重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这个代价不断加码。而且,外来的项目“难养熟”,来的难,走的易,一有风吹草动,或别的地方给的条件更优越,可以拍拍屁股就走。而“沙集模式”对公共资源的索取很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却很大。特别难能可贵的还有它的内生性,即使有风吹草动、市场有变化,本土网商会共同去抵御风险。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表示,“沙集模式”的珍贵在于,它不像一些发达地区,网店是在相对发达的产业集群和特色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而是完全由电子商务直接催生了本地的主要工业。像沙集镇这样的贫困地区,信息化都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说明农村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工业化完成才可以信息化,而是可以采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经济。
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沙集模式的助推器
在调研中,69.5%的东风村网商认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网销机会。网商可以在淘宝网免费开店,这就为农民从事网销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这里,农民网商轻松地与大市场进行对接。
这表明,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是沙集模式的重要助推器。《报告》指出,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市场化公共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已经发展成熟,并在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提供了交易平台、交易环境,还通过不断创新交易规则,规范网络交易健康有序。
信息经济时代,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乘数效应”,对经济的拉动远超工业时代。当前信息经济的主题是大规模整合并应用信息,而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中国信息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服务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中西部企业及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并为超过1亿的农村网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有效带动农村创业者致富,创造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沙集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计,我国农村还会有更多的“沙集镇”涌现出来,“沙集模式”势必星火燎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